「南無彌勒佛…南無釋迦牟尼佛…」透過網路,我虔誠的隨著僧團法師的帶領,念佛拜懺,城中分會首次以網路直播的方式,提供地區菩薩一起共修一年一度的農禪寺梁皇寶懺法會。
猶記得去年的隨喜,念佛拜懺時的感動仍然歷歷在目,當時隨著法師唱誦佛號,不禁潸然淚下,感恩可以在如此殊勝的道場與同參道友共同精進修行。雖然疫情來攪局,今年法會的形式有所變動,然而去年許下到農禪寺參加梁皇寶懺法會的心願,透過網路得以圓滿。
今年的梁皇寶懺法會除了如往年一樣普度六道眾生,期使人們藉由禮佛、誦經、懺悔的儀式中,生起慚愧心及懺悔心之外,更期待透過法會希望每個人在這段疫情期間能收攝身心,因為心安就有平安。聖嚴師父曾說:「任何狀況下,都要照顧好自己的心,保持內心的平穩與安定,就是心靈環保。」在如此瞬息萬變的時期,更應該如方丈和尚果暉法師的提醒 -「修行重於發心」,努力精進修行,將佛法與生命結合;及監院果毅法師於法會進行前的勉勵,把握當下因緣,積極修福修慧。
說法法師果光法師以「漢傳佛教的懺悔法門」為講題,讓我對懺悔法門有了基礎的認識。法師說,懺悔法門的另一面向就是感恩,只有懂得感恩,才知懺悔。連續五天從介紹原始佛教、大乘佛教及漢傳佛教的樣貌、梁皇寶懺懺法的緣起、天台宗慧思禪師及智者大師對漢傳佛教懺悔法門的開創性發展、以及菩提達摩的報怨行、六祖慧能的無相懺悔,及永明延壽禪師的觀心懺悔、一直到聖嚴師父適應時代環境的「心靈環保懺悔法門」,讓我們了解所有的境界都是成長的因緣,只有懺悔,才能得安樂,才能自淨其心。法師還提醒拜懺時應該收攝身心,將自己的心繫念在佛號與懺文的內容,時時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,透過共修的力量,將無量的善心與善念迴向全世界。
連續七天,看著老菩薩們每天報到,不管再累,不管腳是否不舒服,也要來到城中分會,與大家一起共修。看著老菩薩們緩緩起身,再慢慢地虔誠恭敬的禮佛,很是感動。感恩許多發心菩薩的護持,提供豐盛的午齋及美味的點心,讓大家有足夠的體力拜懺,提供滿滿的正能量。
疫情讓人與人之間形成無形的藩籬,卻又藉由網路科技拉近彼此的距離,我們也學習到如何在無常中,尋求安定的力量。非常感恩有此殊勝的因緣在城中分會一起網路共修,一起懺悔感恩,將修行的功德,迴向給需要祝福的對象,並為全球疫情祈福。最後感謝城中分會悅眾團隊的護持,讓我們能夠安心安定的拜懺,期待明年再見!
◎文:陳演行
◎圖:農禪寺粉絲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