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鼓山僧團都監常遠法師於8月30日蒞臨林口分會,以「廣結善緣~修學佛法」為主題,為啟用系列講座揭開序幕。整場演說座無虛席,在法師生動有趣的笑語中,彷若心法之傳授,提醒大眾除了重視外在的莊嚴,更應透過修行,以佛法觀照自己的身儀、心儀與口儀,追求個人內心的莊嚴。
關於修學佛法,常遠法師勉勵大家修行要及時且趁早。他首先巧妙地以「須彌穿針」之喻,讓大眾體悟「人身難得今已得,佛法難聞今已聞」之實。接續再以《雜阿含經》之偈,「明月汝莫出,待我斷其瓜,我持瓜去已,任汝現不現!」作為修行要趁早的有趣啟示。
法師也說明了宗教主要在於讓人增長智慧與慈悲,想要修學佛法則應留意宗教團體的選擇及登堂入室的方法。前者應運用理智的思考與判斷,避免人云亦云,後者則以選擇與個人相應的方式為要。樂於行善者,則由慈悲門入;喜好學理探討,可由智慧門入;崇仰三寶功德者,則由信願門入。
佛法大海中,唯信能入,修學佛法即為信、解、行、證的過程。如何慧解,不致產生邪見及愚癡,法師以《大毗婆娑論》「有智無信,增長邪見;有信無智,增長愚癡。」強調建立正知見的重要,蘊涵了善惡、業報、前生後世與凡聖。若能以經為鑑,以智慧抉擇,透過禪修,關照個人念頭的生滅,便能檢視自己的煩惱心。
常遠法師並以師父《正信的佛教》中講述的「五乘共法」、「三乘共法」及「大乘不共法」來說明菩提心在大乘佛教的重要地位,並強調若無眾生,則一切菩薩不能成佛,以彰顯廣結善緣的重要。
鼓山是一個提倡心靈環保,弘揚漢傳禪佛教的觀音道場,法師特別強調個人的力量有限,應該選擇加入正信、正見的宗教團體,才能與廣大的眾生結善緣。最後並以師父的〈四眾佛子共勉語〉來和大家共勉,〈四眾佛子共勉語〉裡面涵蓋了修行的觀念和實踐的方法,法師並以自身的例子來分享,希望大眾能夠從〈四眾佛子共勉語〉裡面,至少選擇一句話當做每天的功課,若能如此則必定能福慧慢慢增長。
◎文 : 汪莉芳
◎圖 : 姜銘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