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主持人接過麥可風,代表的就是法鼓山的形象與精神,就是代表我……,主持工作要有教育的任務、關懷的使命,活動才會有意義。」銀幕上 師父如此親切地開示活動、主持人的意義。
初冬涼爽的日子,由護法總會服務處規劃「主持人研習基礎班」終於在2019年10月27日於雲來別苑舉辦,特別邀請三位資深媒體人陳月卿、葉樹姍與劉忠繼菩薩前來授課。
課程一開始,服務處監院常應法師首先就法鼓山的道風、行儀及規矩對學員詳細說明與介紹; 師父在對前期「主持人培訓」課程開示影片中,除了讚嘆新進主持菩薩的學員們,將代表著法鼓山的形象上台,同時告訴大家要從感恩以身示現佛法的慈悲,希望下個即將接過麥可風的學員,可以帶著法鼓山推動佛法的感動,透過每一場的活動、課程的散播,擴大接引護持佛法、親近法鼓山。
精彩的課程,從前〈華視新聞雜誌〉、法鼓山在華視〈大法鼓〉等節目的主持人陳月卿菩薩以「主持人的角色」為題展開。講師首先介紹主持人是穿針引線、是觸媒的角色,同時提醒法鼓山的主持人,就應該表現出法鼓山的精神和特色:謙虛、誠懇、委婉、明朗、慈悲、親切,且發自內心的真誠與感恩,對於如何扮演好主持人角色,首重做足充分的準備,對於活動剛開始的破冰技巧則可以引導、建立整場活動的預設情境,活動進行期間應善用不失高雅的幽默,掌握串場、轉場等節奏感。
第二場由名主播、前台中市新聞局長、法鼓山在中視〈不一樣的聲音〉節目主持人葉樹姍菩薩接棒,講師首先分析了司儀與主持人的差異及互補,進而用實例的場景來說明主持人的現場臨機應變重要性,讓大家印象深刻,最後再帶大家從自我出發、從心出發,讓主持工作回到佛法。最後是由有電視台主播及主管經驗、現任企業發言人的劉忠繼菩薩,以其深具磁性嗓音闡述從「定、靜、安、慮、得」的老祖宗智慧來消除主持活動的最大敵人「緊張」。「定」是定位自己走在法鼓山精神上;「靜」應放鬆身體,嘴角保持15度的微笑、環視環境的人們並了解場域;「安」要放鬆心情、深呼吸轉換情緒;「慮」則思量如何帶出需求、連結參與者的宗教力量;「得」最後透過實踐,持續調整,鼓勵大家,不會沒關係,正是我們學習深入佛法的時機。
課程中,三位講師都不約而同的提到「真實做自己」,都鼓勵大家在吸取專業技巧的學習過程中,千萬不要忽略自己的特色及專長,勇敢地做自己,走在主持人的這條道路上;講師們也都強調「感恩」,是我們法鼓山的精神中一直令人深深感受到的特質,正因為感恩,會把一切緣份當一回事,所以,提醒大家事前準備從不馬虎、全力以赴。
三位講師分別參與了分組研討及實務演練的帶領,並在學習成果大堂分享時,毫不藏私地給予講評及建言。講師劉忠繼菩薩再次強調大家千萬不要怕緊張,堅定信仰就會產生力量,有力量則有勇氣,把握任何練習的機會,讓自己突破面對緊張的壓力;講師葉樹姍菩薩則鼓勵大家勇於創新,只要忠於自己的主持人方式都可以被接受,不用拘泥在傳統或他人的主持風格;講師陳月卿菩薩則貼心的提醒大家在擔任主持工作時,不吝於介紹自己,讓自己完全融入當下的主持工作。
經過了一整天專業知識的洗禮,讓大家勾繪出未來擔任主持人的規劃重點:現場環境功能介紹、行禮如儀、出席者(開場破冰)關懷、活動宗旨目標宣示、團隊精神(醒腦小遊戲)設計、單元結束後的總結、對單元授課者關懷及感恩、建立資訊補充方式(如遞紙條)、感謝內外護義工等,如果再加上一次次的主持現場實務經驗的積累,相信大家都可以是法鼓山各項活動的最佳主持人!感恩講師授課之餘,讓我們願願相續:
「接過麥可風,讓每段相遇的初見,都成為下一段深入法緣的驚艷。
接過麥可風,教育就在您與我的互動裡;關懷就在我對您的觀察中。
接過麥可風,即使師父不在了,而法鼓山的精神,依然同行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