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聖嚴師父生病之後,還是努力留下《美好的晚年》。 我希望跟師父一樣,做義工、做到倒下去為止!」淡水辦事處的資深鼓手李德男,年屆八十二歲,仍保有活力和一顆 質樸的心,將對師父及捨報親人的憶念,化為奉獻自己的動力。
童年時代,曾經歷美國空襲炸毀自己 的家,也帶走母親的生命,舉家搬遷到 瑞芳山上,也做過煤礦場管理的工作,李德男從小就面對生死難題和生活動盪。曾在寺院皈依,卻未曾提起學佛的 信心。直至五十多歲,某天在報紙上看到師父弘講《法華經》的訊息,當時他往來天母、萬華一帶做成衣生意,騎著載貨的機車,便來到鐵皮搭建的農禪寺聽講。連續三天,他聽得歡喜感動,決定在師父座下皈依三寶,「師父教導的佛法很正派,這是我一生中最正確的決定。」
淡水辦事處尚未成立前,李德男提供竹圍住家四樓的佛堂,作為共修空間。「我鼓勵大家念佛,心中會很平靜。」如今他固定每 週二、四到辦事處共修念佛、拜懺,這次 也參與方丈和尚地區關懷活動。「學習在生活中運用『四它』,很實用。」他直言自己不會分享佛法,卻透過念佛的熱情,接引了許多鄰居,「我發現附近的廟公竟用『道士腔』在誦《阿彌陀經》,就去廟口帶大家念經。後來,許多人也來信佛教、護持法鼓山。」
不擅言詞、默默做事,李德男拿出護貝平整的〈四眾佛子共勉語〉,說要與其 他義工結緣:「這樣才不會弄髒、用得久!」回想當初,他受引薦做交通組義工,卻不知從何做起,還跑到馬路邊觀察義交指揮交通,沒想到一直做到現在。每逢週六和大型法會,哪怕烈日、下雨或颱風,也阻撓不了他守護農禪寺大門的心, 不僅引導信眾,時常還得協助排解行車紛爭。考量眾人行的安全,他曾提出建議而促成今日的法安隊,人車分流更安心。
投入助念的李德男,陪伴了同修和女兒在捨報前念佛,也指引大家那條通往阿彌 陀佛淨土的道路。由於無法久站,如今無法幫忙助念,但每週日他都會上法鼓山, 協助整理金山環保生命園區,順便跟植存於此的同修和女兒說聲:「我來了!把園 區環境打掃乾淨。」
不讓兒媳煩惱,李德男把晚年生活安排得豐富,並以護持法鼓山的願心,照亮自 己前方的道路。
◎文: 江胤芝
◎本文採自<護法季刊>2019.07復刊第20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