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
感恩跟隨師父

感恩跟隨師父-簡純如、余少榮

踏入「文山區勸募一號」余少榮與簡 純如的家中,映入眼簾的是牆上掛著聖嚴師父親書致贈的〈四眾佛子共勉 語〉,以及「廣種福田」墨寶,佛堂供桌上放著師父法照,觀音菩薩像前的油燈終 年不滅,猶如兩位勸募鼓手學佛護法的願 心,三十年來未曾改變。

「很多人到我家來,都會來看『寶』!」 簡純如拿出珍藏多年的老照片,對師父與法鼓山早期的故事如數家珍。回想起一九八三年,初次到農禪寺參加師父帶 的禪修,夫婦倆立刻成為忠實的護法信眾,並帶著三個年幼的子女,一同在師 父座下皈依。

聽到師父正在找佛研所遷建的土地,雖然經濟不算寬裕,簡純如在同修支持下,毫不猶豫捐出準備隨師父至印度朝聖的旅費。師父感於她的發心,親手交予一本「中華佛學研究所 護法會功德簿」,她也成為法鼓山最早期 的勸募會員之一。憑著一股護法熱誠,她 從身邊的親友開始勸募。「希望他們知道,不是出錢而已,是來種福田,這樣才有意義!」抱著廣結善緣的初衷,她鼓勵大家一點一滴累積,並常在對方需要時前 往關懷、分享佛法。

有一次,師父原本要到兩人家中關懷, 但多位新進弟子也想親近師父,簡純如便 和祕書法師商量,將機會讓給他人。師父 前來時,發現在座有許多新面孔,一問之 下得知有此因緣,對她豎起大拇指:「簡菩薩,你很難得,把機會讓給別人。」

一九九四年,余少榮經商失敗,然而在困頓時,夫婦倆更明白學佛的好。禪修精 進且深信因果因緣的余少榮,體會到「該 發生的事就是會發生」,他以師父所教的 「四它」,坦然面對負債的事實,勇敢擔 起責任,一步步還清債務。

簡純如也捲起衣袖做工,看著錢一手進 來、一手出去,她也曾經徬徨。想起〈普 門品〉中,觀世音菩薩接受他人供養,轉而供養釋迦牟尼佛、多寶佛,「所以我把債主想成是一尊尊未來佛,來供養他們。」心念一轉,還債不再是苦差事,反 而是在結善緣、種福田。 夫婦倆極少向師父請法,但師父深知他們的處境,見到簡純如時,常予以慰問: 「家裡狀況有沒有進步?」她回答:「有, 進步了。」一家人以佛法凝聚向心力,相互扶持,走過最艱難的時期,備加感恩今生有幸跟隨師父學佛護法,而這分不曾動搖的願心,正是最珍貴的寶!

◎文: 林何臻
◎本文採自<護法季刊>2018.04復刊第14期
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