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柔軟的心開啟智慧大門-呂麗華
我是個沒有什麼智慧的人,所以不管做任何事情,就是依照師父教的,不斷地體驗,把每一步都當作第一步,步步踏實。」新店區召委呂麗華談起二十多年的護法心路,時而反省,時而開朗大笑,真情流露,讓人感受到她的柔軟與豁達。
二十多年前,在楊美雲老師的接引下,呂麗華開始學佛、親近聖嚴師父。從事花藝工作的她,也發揮所長,協助殿堂供花,一直到今天,只要農禪寺、法鼓山園區舉辦法會或大型活動,皆可見到她的身影。
插花的過程,看著一盆花,從無到有,再從有到無,不斷地遷流變化,讓呂麗華意識到做雖然曾擔任過副召,但對地區法務相當陌生,加上她嘗試提出一些新的做法,過程中遭遇不少阻力。記得有次地區辦活動,佛桌上擺滿了供品和各式餐點,看起來相當豐盛,但與整體的氛圍不搭,長年的花藝經驗讓她想出手調整,得到的答案卻是:「一直以來,我們都是這麼擺的。」她聽了既挫折又煩惱,「當下內心有好多拉扯,後來我選擇放下那個想要改變別人的念頭,因為是我跟自己過不去,被外境給轉了。」
在一次又一次的衝擊中,呂麗華不斷地提醒自己:把心打開。「學佛就是要修善止惡,菩薩道上,我不應該與人交惡。更何況辦事處現有的活動和規模,都是過去每一任召委及大眾的護持而有的。」她說。
呂麗華練習著放下身段,同時借力使力,積極尋找及運用資源,像今年辦事處舉辦的都市經行、兒童營等活動,她主動找青年院協助,由法青協助製作吉祥物、剪輯影片、擔任小隊輔,帶動義工及年輕人投入,使地區開始有了不一樣的生命力。
「因為我資歷淺,更需要大家一起來幫忙,一起成就。」談起這一年多的學習,呂麗華很感恩副召、各組組長們一起發想、討論、推廣各項課程及活動,「一起參與的過程,不僅是陪伴,也是在傳承。給下一代信心,我們才能放心,大家做事才會開心!」呂麗華用柔軟心為自己開啟了一扇智慧的窗,向大眾學習,歡喜成長。
--本文摘自<護法季刊>2017.10第12期
◎文:許翠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