盡護法的本分-李東枝
「剛開始的因緣,是從觀音菩薩來的。」三十年前,法鼓山尚未創立時,中華佛學研究所因遷建發起募款,當時,臺中資深悅眾李東枝不僅自己響應,還邀請家人、朋友近八十位來護持,「那時護持的人都有一個觀音菩薩墜子,背後還有編號呢。」由於這份因緣,她受邀擔任勸募會 員,自此成為中部地區推動法鼓山理念的 護法鼓手。
法鼓山創建之初,各地發起朝山活動,「那時朝山在半夜,大家穿著雨衣,一路頂禮跪拜,雨水『啪、啪、啪』打在身上, 感覺身心都被洗得很清涼。」李東枝回憶當時隊伍一到山上,法師和義工早已備好薑茶,眾人喝著熱呼呼的茶湯,回家般的 溫暖滋味,至今難忘。早年農禪寺舉辦禪七、禪十、話頭、中階、念佛禪七等,李東枝都北上參加, 「我很幸運,每次打七都是聖嚴師父帶的,領受到 的都是師父的 原汁法味。」當年師父來臺中關懷護法信眾、舉行皈依典禮,台上缺人時,她 就上場當司儀,「看到師父那麼辛 苦,我便勸請大家在活動前發願, 祈願更多人共同來成就。」
一九九六年前,除了臺中市,中部其他縣市的護法信眾不多,「我們希望像祖師那樣,一花開五葉,這樣才能建設人間淨土。」當年,李東枝擔任臺中護法會召委, 在輔導法師鼓勵下,集合眾人的力量,分 別於南投、彰化、沙鹿等地舉行關懷聯誼 活動,廣邀當地民眾來聽法師說法,認識法鼓山。
「我就是一直打電話邀約,請大家再去邀請護持會員、認識的人來參加。」李東枝說,當時接到電話的人都忍不住問她:「東枝師姊,你不是在上班嗎!」由於活動獲得很大的回響,一九九七年,中部同時成立南投、豐原、彰化、苑裡、苗栗、 沙鹿六個共修處,有如「一花開六葉」。
二○○五年起,臺中分院為了籌建寶雲寺,發起各項專案活動、啟建梁皇寶懺法會,李東枝同樣努力邀人來護持建寺、參加法會。「邀請眾人來學佛護法,只是盡一分法鼓弟子該做的本分。」親受師父法乳之恩的她,至今仍盡心盡力為大眾服務,邀人來體驗法鼓山,希望人人都能在法鼓山安定身心,修福修慧。
◎文: 陳玫娟
◎本文採自<護法季刊>2018.04復刊第14期